国发〔2022〕2号文件贯彻落实二周年|安顺:把政策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4-143305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4-01-19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国发〔2022〕2号文件贯彻落实二周年|安顺:把政策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
旗帜领航催奋进,风劲扬帆正当时。
回眸“十四五”以来的近两年,安顺在重大历史时刻、重要时间节点迎来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大事。
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以国发〔2022〕2号文件形式,出台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擘画“四区一高地”新的战略蓝图,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支持政策,为安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件印发两年来,安顺只争朝夕抓发展,铆足“闯”的气力,鼓足“拼”的气势,下足“干”的功夫,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建设“两城三基地”目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推动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把政策的“含金量”有力转化为安顺发展的高质量,用奋斗书写“十四五”时期的“期中答卷”。
我市以航空工业集团对口帮扶安顺为契机,全力争取省级专项政策支持,去年5月,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的批复》《关于支持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安顺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
中国十大秀美之城——安顺 卢维 摄
《贵州省安顺市创建“安心干”平台促精准就业》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典型案例名单。
安顺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称号,黄果树景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
两年来,奔驰的时间在黔中大地上划出一道拼搏奋进的曲线。安顺抢抓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主动把狠抓国发〔2022〕2号文件贯彻落实的广泛共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黄果树大瀑布 刘凤 摄
高位推动。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贯彻落实《意见》工作领导小组持续高位推动、周密部署,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深入开展调研,协调推动重大事项,率队赴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单位)和金融机构对接工作、争取支持,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一个个重大项目、一锭锭真金白银。
高位谋划。2022年,我市聚焦国发〔2022〕2号文件政策机遇,制定市级贯彻落实方案,谋划提出了138项具体措施、39个重大事项、1976个重点建设项目,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争取政策红利最大化释放。特别是争取到省人民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安顺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为安顺现代化产业发展装配了强劲动力引擎。
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 刘凤 摄
两年来,安顺,以“闯”的气力、“拼”的气势、“干”的功夫,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强大发展合力。
高质落实。两年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抓争资争项出实绩、紧抓调度督导提质量、紧抓政策落实见成效、紧抓项目建设拼发展,138项政策举措有127项取得明显成效,39项重大事项有31项取得明显进展,1976个项目经过优化滚动培育为1427个。
高速领跑。固投增长持续领跑,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连续14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2023年10月至12月,连续3个月保持全省第2位,其中,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36亿元,增长1.8%(高于全省7.5个百分点)。
回首过去两年,一条主线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安顺新篇章的布局中。
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支持的“支持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做优做强黄果树等高品质旅游景区”“推进川滇黔桂水风光综合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等政策,结合安顺优势资源禀赋,提出建设“两城三基地”战略目标,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一流旅游城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全力推进建设,富有安顺特色、在全省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安顺高质量发展迈进了新的黄金期。
贵州航空产业城规划展览馆 刘凤 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是破题的关键。国发〔2022〕2号文件印发两年来,广泛共识化为实际行动,重大机遇结出繁花硕果。
两年来,安顺抢抓政策机遇,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取得新突破——
全市累计向上对接2600次,争取到中央和省各类补助资金约437.33亿元。其中,2022年争取中央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07.48亿元,完成全年争资目标的111.39%。2023年争取中央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29.85亿元,完成全年争资目标的100.64%。
关岭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光伏核心区 薛峰 摄
推出财政涉农产业资金“2215”投入模式,统筹用好“3个80%”财政资金支持地方产投公司工业产业项目建设。
两年来,安顺狠抓工作落实,凝心聚力出实效——
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23年11月,完成电网建设投资约1.6亿元,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用户1021家,年累计直接交易电量16.47亿千瓦时。“黄龙屯格”景区经营权一体化运营管理取得阶段成果。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双驱并进,2023年新增建成(改造)城镇燃气管道57.42公里、城市道路21.6公里、城镇污水管网171.44公里;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9502座;海绵城市建设在建项目65个,累计完成投资10.42亿元。
环湖西路海绵城市改造项目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有力推动,2023年底预计完成货物进出口额12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沪昆高速扩容工程(安顺段)完成投资87.43亿元,贵阳“四环”暨乌长高速公路(安顺段)完成投资38.12亿元。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航空产业城建设方面:大力培育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规上企业62家,谋划并推动一批航空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方面:谋划旅游产业化项目87个,总投资240亿元。新增入库规上(限上)旅游企业11家,全市旅游市场主体总量达17733家;贵州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面:2023年1-11月,全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3.7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5亿元;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方面:紫云自治县马鬃岭风电场等7个项目实现并网,并网规模46.94万千瓦。关岭自治县岗乌镇老屯坡风电场等14个风电项目(装机158万千瓦)获省能源局核准;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方面:推动中药材及金刺梨、辣椒、茶叶、肉牛等特色资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市医药及旅游食品规上企业达到127家。
紫云马鬃岭风电场 薛峰 摄
两年来,聚焦项目建设,增强后劲保长效——
项目谋划:2023年全市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项目共计1427个,总投资5840.07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558个,投资2288.89亿元;各县(区)谋划储备项目869个,投资3551.18亿元。
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558个重大项目,在建重大项目重点监测项目293个,累计完成投资326.82亿元。
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的139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涉及安顺市项目47项,其中,续建重大工程项目36项,总投资510.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5.31亿元。
2024年,安顺将如何持续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政策释放带来的红利,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
“国发〔2022〕2号文件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件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我们发展方向更精准、更聚焦,要把政策转化为红利,我们必须紧扣政策方向,把政策文件进一步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最大限度利用好政策,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市综合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勇说道。
黄果树三碗粉出口专用运输车 肖劲松 摄
2024年,安顺将聚焦建设“两城三基地”战略目标,围绕国发〔2022〕2号文件及69个国家部门单位出台的配套支持政策,认真执行省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一要点、两清单、两计划”,全力以赴向上对接沟通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推动系列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见效,将重大政策机遇转化为推动安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强大动能。
沪昆高速扩容、盘江普定电厂、贵州三力制药改造、百灵制药技改扩能、平坝区航空零部件产品机加工生产、镇宁自治县高纯碳酸钡、安顺经开区贵州速威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中核紫云储能等一批重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西秀区鸡场乡茶果场生态茶园 伍水清 摄
黄桶至百色铁路于2023年12月8日在广西举行开工仪式,坝草至白层北盘江航道建设正在开展坝韦设置航电或航运枢纽研究,积极争取纳入珠江水系相关规划并正配合省航运集团正在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项目建设仍在继续,奋斗步伐永不停歇。
2024年,安顺将在国发〔2022〕2号文件贯彻落实中迈开新的奋进脚步,用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收获新的繁花硕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